星島網 頭條網新聞搜尋教育網The StandardJob MarketCaz Buyer電腦廣場東Touch  
星島電子報示範版 (2019年4月1日)
 
 
難得尋夢空間
2019-04-01 09:15

外地友人問我:頻頻見到「香港文學館」這五個字,香港是有文學館了麼?我便郝顏道,香港文學館尚是未達到的理想目標,不過,在灣仔富德樓的「香港文學生活館」已經來到五周年了。香港文學生活館的運作不免是受到我這個總策展人的風格影響,信仰「流水腐」、「奔馬不顧自身」,五年來規模一直在擴展。

文:鄧小樺 圖:香港文學生活館

香港文學館的理想,是二○○九年由董啟章、馬家輝、司徒薇等作家、學者、文化人所發起的,當時是希望在西九文化區建立一間文學館,爭取的聲音一度成為當階段西九諮詢的最受關注新聞,後來西九的諮詢報告中亦註明「將預留空間予文學發展」。但客觀來看,當時社會上對於「文學館」的理解與想像仍然不足,看來需要更多的實踐與Showcase,去讓社會大眾、各種基金以至政府,相信文學的能量與價值。於是這五年來,香港文學館一直很努力,不放過任何機會,尋找向大眾展示文學,推動文學教育,以及推動文學創作的可能。

在地耕耘 城巿聚焦

長久以來,香港社會對於「文學活動」的想像,很大程度被圖書館提供的文學活動形式來概括,又被人詬病為落後陳腐。香港文學生活館於二○一四年成立之後,當年已推出自家品牌《香港文學季》,參考《台北文學季》,每年以不同主題,組織連串文學活動,也邀請跨境作家參與,並以一個文學與視覺藝術的對話展覽為核心。民間策展的主題之聚焦力與靈活性是非常鮮明的,第一屆《香港文學季.書在人在》已經獲得藝術發展局的「藝術推廣獎」。

各地都常見的「文學節」概念,多是短期之內進行密集活動,並邀請各國各地作家參與,造成聲勢,本土的《香港國際文學節》、《香港國際詩歌之夜》,亦屬此類型。相對而言,「文學季」的概念是指更長的舉行期間,以在地的方式耕耘本地,滋養本地創作,更重要是推動本土巿民認識香港文學。

而香港文學季去到第四季,得到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之資助,規模得以擴大。包括邀得台灣著名作家詹宏志、李昂、王聰威等參與,與本土作家對話;《氣味相投.文學×視藝》展覽在香港藝術中心舉行;為諸種活動進行較大規模的宣傳,讓文學的活動訊息在港鐵站、巴士站等地曝光出現,其實不止是為了宣傳自家的活動,也是為文學整體爭光,讓人知道文學可以美麗、有尊嚴,不可小覷。

香港文學在香港社會所受的重視並不算大,因此在香港做文學,很大程度上是同時在進行教育,讓人知道何謂文學、知道香港文學有斐然之成績。除了歷來在香港文學生活館開設課程之外,我們更領略到,必須走到更遠的地方去。於是我們到社區去開設「我街道.我知道.我書寫」的寫作班;二○一八年始,我們在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資助下,進行「過去識:本土文學普及教育計畫」,開始在中學推行寫作班及文學講座,推動文學閱讀及寫作。

中文程度之好壞,無非是由閱讀與寫作兩項能力決定。惜近年中學學制變得繁複,考核方式複雜,課堂緊逼,許多喜歡文學的學生向我們表示,他們上課沒時間真正地「理解」文學,反而是在這些課餘寫作班中,重新理解中文的美好與樂趣。

而教育也不能死板地只以課堂形式進行,展覽形式在視覺上與思考上帶來的刺激,講座形式表現作家人格與言談之風采,這些都是把青年學生領進文學之門的方式。我們一直知道。慶幸是能夠有足夠資源,去搭起這條溝通之橋。因為相信教育需要多樣的形式,香港文學生活館也是最積極去進行跨界互動的文學組織。

香港文學館重視創作,在每次策劃中,都嘗試包括讓大眾學習創作的機會,也包括讓各個年齡的作家創作的機會。在《香港文學季》、「我街道.我知道.我書寫」的計畫中,都生產相當數量的新作品,這在各地和本土的文學計畫中都屬少數,許多作家都因此而肯定香港文學生活館的工作和誠意。

有了以上累積,二○一七年我們開始進行出版,並在香港書展擺攤;二○一八年我們更創辦紙刊《無形》、網上文學平台《虛詞》。在書業寒冬、文化版面萎縮的季節,我們又逆巿行軍。文學在我們心中烙下的熱度,有時是可以完全克服外在的。

經歷數度變化

二○一三年,我離職連鎖書店,決定要嘗試經營一個文學空間,與香港文學館倡議運動的同仁一起,自尋文學人間道。文人當然莫財,幸得達微慈善基金相助,在灣仔富德樓踏出「香港文學生活館」的第一步。這個小小的四百多方呎地方,經歷數度變化:它曾經舉辦過特色的文學活動,諸如紀念去世的馬奎斯、周夢蝶,或與飲江一起玩兒時的拋豆袋遊戲;它辦過許多文學課程,有黃燦然的詩課、黃仁逵的小說課、各所大學的教授客席來教香港文學的經典課,也辦過展覽,如吳煦斌的藝術對話展、文人手稿展、兒童文學作家何紫的展覽。

如今因為規模大增,公司現有全職員工十五人,已經把香港文學館的空間擠滿,無法再對外開放。而此城的樓價如此高昂,小小藝團還是很難負擔巿值租金,還是需要有心人的照應,或政策的幫助,才能找到可能的空間。五年來我的積蓄沒有進展,只有文學館的擴展,卻落得無處容身之果。我不禁覺得,這是否在懲罰我太過努力?香港這地方是否變成懲罰努力的人?實在希望,能有誰,來幫助一下香港文學,香港文學生活館。

鄧小樺,作家,香港文學館總策展人,文學網站《虛詞》、紙刊《無形》總編輯,《字花》創刊編輯,文藝復興基金會理事,著有詩集及散文集數本。

####

香港文學生活館迎來五周年慶。

九龍城社區導賞。

《氣味相投.文學×視藝》展覽在香港藝術中心舉行。

鄧小樺 名筆論語

 
     
主頁 | 要聞港聞 | 國際 | 中國 | 社論 | 財經 | 地產 | 娛樂 | 教育 | 副刊 | 馬經 | 體育
Copyright Sing Tao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
總機 : 2798 2323 (《星島電子報》內容、訂閱計畫及附款方法查詢請轉往市場部或電郵至epaper@singtaonewscorp.com )
日報廣告查詢 : 2798 2323    網上廣告查詢 : 2798 2383   

| 私隱政策聲明 | 使用條款 | 版權告示 |